致富膜变白色污染,咋消除近百亿元大市

发布时间:2024/2/27 14:21:59   点击数:
白癜风要多少钱治疗 https://wapjbk.39.net/yiyuanfengcai/ys_bjzkbdfyy/

近年来,我国的地膜无论是覆盖面积还是年使用量都是世界第一,尤其在甘肃这样的西北地区,地膜技术的广泛运用,帮助历史上的“缺粮大县”一跃成为“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”,因此一度被当地称为“脱贫膜”“致富膜”。但是因为难降解、残留多,地膜又从白色革命变成了白色污染。

中国3亿亩土地覆盖地膜回收是个大问题

大西北的土豆熟了,在甘肃南古镇城东村,土豆收获机正在繁忙地工作。土豆被翻起来的同时,地膜也被带到地表面,随后由人工捡拾残膜。

眼前这片亩的土地,每年光是在地膜回收上,花掉的人力成本就多达余元,甚至还会出现招工难的现象。

说起地膜,种植大户费彦超和这片土地上的农户都是又爱又恨。薄薄的一层塑料,能够增温、保湿、保土、保肥、防虫,让干旱贫瘠的土地能够产出更多的作物。

作为一个旱作农业省,年,甘肃省各类作物覆膜面积达.9万亩,农膜使用量就高达21.58万吨,是全国农膜使用量最大的几个地区之一。

而我国也是世界上地膜使用量最多、覆盖面积最大的国家,每年要用掉大约万吨地膜,占全球总量的75%,农作物覆盖面积近3亿亩。地膜覆盖使得作物产量增加30%以上,由此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,每年高达亿元。

农用塑料地膜大多为聚乙烯轻类高分子化合物,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难以降解,有统计数据显示,我国农田每年会新增20万至30万吨不能降解的残留地膜,使土地板结、农作物减产,破坏生态环境。

据测定,残膜污染严重的土壤会使小麦产量下降2%-3%,玉米产量下降10%左右,棉花产量则下降10%-23%。

自然难以降解,人工回收难以为继。地膜这一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安全供给提供保障的白色革命,如何才能有效防止演变成为难以根治的白色污染呢?

年3月,国家农业农村部颁发了《-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》,补贴对象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。在农业废弃物利用处理设备项目里,明确提出了残膜回收机属于补贴范畴。李洪雷研发的残膜回收机,每台售价在8万多元,目标用户针对的是规模较大的合作社、农机中心及大型农场。

指导意见的发布意味着,一旦李洪雷残膜回收机的审核通过,每位购买的农户或组织最高能拿到近元的真金白银。

随着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,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,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县城,年以后涌现出了8家生产地膜回收机的企业,各家针对不同的市场、不同的需求,设计了不同的产品。

杨炳铎父子研发残膜回收机花费了几年的时间。年有一位客户用他们生产的土豆收获机回收残留地膜,这给了他们灵感,马上决定用土豆收获机来改造。

仅用了短短三个月时间,杨炳铎就研发成功了第一代残膜回收机,产品研发出来后,他自己随手发的一条短视频,引起了网友们的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chenbaolishi.com/cbgg/15108.html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.